分卷阅读621

了一下,说道:“那要不让我和谢老师给你们一起上大课,我们互相查漏补缺?”
  我信了你的邪!你确定是查漏补缺,而不是乱撒狗粮?
  有不少人心动了,如果能够看到秦砚和谢北杨同时给他们上课,怎么感觉这好像属于VIP会员,还得额外加钱才能点播的内容啊。
  还是那位大嗓门的同学,他立刻再次大声喊道:“那两个人一起上课,是要上两堂大课吗?”
  大家又有一次愣住了,为什么这个哥们儿每一次的问题都这么的命中要害啊!
  就连秦砚都忍不住多看了他几眼,然后说道:“那可不行,如果上两堂课的话,课时工资怎么算,校长,能给双倍工资不?”
  秦砚把问题抛给了学校领导,平影现任校长在一旁接过了话筒,乐呵呵地说道:“没问题,我们按课时给你们算工资。”
  秦砚、谢北杨怎么可能会在乎这一点点的课时费,纯粹就是为了把话题拉到学校上。
  果不其然,校长说完后,全场都在为校长、为学校欢呼。
  校长笑得眼睛都快找不到了,他可以想象明年会有多少学生来报考北京电影学院。
  然而在电视屏幕面前的观众们,现在恨不得自己也在北京电影学院读书,也能够现场听二人讲课。
  突然有人在网上留言:“我记着谢北杨以前也不是北京电影学院的学生吧,他好像是去学校旁听的?我们也可以去!”
  “放弃吧,那是以前北京电影学院管得比较松,可以随便出入,现在不是本校学生,真混不进去。”
  仅仅是第一个问题就让现场进入到了特别活跃的气氛,而接下来则问了秦砚新电影的情况。
  “大家现在都特别关心《百家:繁荣》的情况,会在2017年准时上映吗?”
  秦砚点了点头说道:“前期工作其实早就开始了,下个月演员就会进组,大家请期待。”
  “那演员和剧情方面有没有什么可以透露的呢?”秦砚自然是守口如瓶。
  很明显何建华问的问题都和秦砚提前沟通过,特别中规中矩,最为关心的敏感问题还是没有涉及。
  而进入现场提问环节之后,台下的每个人都举起了手。
  何建华都忍不住笑着说了一句:“上课的时候可没见你们有这么积极过。”
  最后秦砚只能够通过学号的方式随便点了一名同学起来提问。
  幸运儿是一个长得特别斯文的女生,带着一个眼睛,笑容很甜美,似乎人畜无害,谁知道她开口第一句话就是:“真的所有问题都可以随便问吗?”
  摆明了她想问的问题可能有一点敏感,台下的学生们都兴奋起来,发出鬼哭狼嚎一般的叫声。
  秦砚用一种无奈的语气:“只要你觉得能够在校园内提出的问题,我都能够回答。”
  听到秦砚都这么说了,女生的表情瞬间昂扬,她说道:“秦导,我们我想请问下对于《百家》在学院奖上的失利,你有什么想法?”
  果然是这个问题,哪怕已经过去一个月了,但是这依然是很多国人心中绕不去的坎。
  如果《百家》的票房只在国内优秀,还能说东西方的审美差异不一样。可《百家》在海外的票房都如此之高,这难道还证明不了海外观众对于《百家》的喜爱吗?
  听到这个问题,现场媒体的镜头立刻对准了秦砚。他们想在秦砚的脸上找出任何一点点的蛛丝马迹,试图看穿秦砚内心真实的想法,但他们都失望了,因为秦砚依然和往常一样的波澜不惊。
  其实秦砚早就有自己的答案,如今社会对于他、对于《百家》的疯狂崇拜已经过去,他也无惧于说出自己的想法。
  “我想问大家有看过《冈仁波齐》吗?还有《低俗小说》、《党同伐异》?”
  台下绝大部分的学生都摇了摇头。
  这基本电影都很特殊,要么涉及问题,要么涉及到电影拍摄手法的创新,他们有一个特点就是爱的人赞口不绝,不喜欢的人不屑一顾。
  类似的电影还有太多,就连平影的学生也不是每一个人都人欣赏,更不要说是普通观众了。
  “我们先抛开电影的硬性指标,比如一些拍摄、编剧、表演、灯光等的基础技术不谈。”
  “其实我一直觉得这个世界上对于好电影的定义不只有一种,并不是一定要获得学院奖、四大电影节的认可,才能够算好电影。”
  “艺术或许没有国界,但是每一个观众有国界,每一个文化有自己的审美倾向。”
  “我并不没有刻意去迎合学院奖的评审标准。就好像明明是英语试卷,我却用华语做题,最后给我一个零分,我并不会意外。”
  “与其说《百家》是为了迎合全球市场的标准化商品,我个人更倾向把《百家》看做华语电影一份特产,它的美术、内核都是独特的。”
  “而且我对于《百家》未来还挺有信心的,这么高的投资回报率,其他人会不动心吗?未来优秀的华语电影作品越来越多,自然会建立起属于我们的评价体系。
  如果是上辈子的秦砚,可能还会纠结奖项的问题,但现在的秦砚早就看得足够透彻。
  艺术不过是一条路,走得人多了,也就成了路。
  这个答案虽然很完美,但还不足以让人满意。有了第一个敏感的问题,接下来的提问者更加大胆:
  “秦导,您的意思是,如果
o
地址发布邮箱:[email protected]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!
【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】
【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】
【一路陪伴…感谢有你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