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卷阅读278

苍云镇工坊的规格,先把提炼作坊的污水池挖好,还有这些矿工的生活条件,至少得看起来是个人。”
  领头的管事严肃地答应。“请将军放心,我等知道怎么改善,必定不会让您和宋先生烦心。”
  刘湛点头。“就这样吧。”
  也是在刘湛上山这天,宋凤林终于抽出时间见林修砚。
  郡衙书房,宋凤林亲自泡了茶,又唤林修砚到茶桌旁来坐。
  “回到晋阳之后,公务缠身,本该早些跟你谈谈。”宋凤林为他沏茶。
  来到晋阳之后林修砚对刘湛和宋凤林又有了新的认识,此时心里已经只剩下恭敬和佩服。
  “宋先生心系百姓民生,小民这点杂事晚些也不要紧。”林修砚目光澄净,肉眼可分辨是个心思单纯的人。
  宋凤林端方的坐着,眼中含笑。“你就职医官的文书已经批下来了,只是我们晋阳没有官办的医署,还需要辛苦你协助建立。”
  “我们要建立医署?”林修砚大为惊喜。
  大楚并没有明令各地郡城州府设立医署,更没有拨银子推行官办医署,办与不办全看地方一把手的态度。
  因此天下之大,但不办医署的州府便占了九成有多,这也是为什么林修砚不能进太医院便没有出路的根本原由。
  宋凤林徐徐道来。“我们与燕国毗邻多有战争,每次战时只能征用民间大夫,早年军中人数不多还能应付,如今齐云军全军上下已有十二万之众。”
  若是大战一起,要救治这么多伤员,光靠民间大夫自然不行。
  还有,医署也不是战时有用,平日里也能接诊惠民,诸如控制疫病等等。
  建立医署势在必行,宋凤林去年就想办,只因手中无人可用这才拖到今年,眼下有林修砚加入,也终于可以成事。
  林修砚乃林院判亲自培养的儿子,不管是见识还是医术自然都差不了。
  “医署设医典一人为正六品,再辅以四名医官为正七品,八名医士为正八品,余下的九品军医人数不设上限。”宋凤林把一份文书推到林修砚跟前。
  “这是你的就职文书,为六品医典,官服冠戴不日会做好一并送上。”
  医典掌医署上下所有事务,这是要把一个衙门交到他的手上。
  “如此重任,我……我……谢谢宋先生!”林修砚捧着就职文书受宠若惊,一时连感谢的话都有些语无伦次,忙又起身作揖。
  宋凤林抬手示意他不必如此。“从无到有建立医署,事多忙乱,我让闻青山助你,还有医官考核甄选你们商量着办吧。”
  这是要放手让林修砚全权督办医署,一时林修砚激动得面红耳赤。
  他曾一度以为自己只能当个白身大夫,一辈子在医馆磋磨,却不想还能有一展才能的机会。
  宋凤林又让人唤来闻青山,当面跟两人商量章程。
  次日,一则医官甄选的公文在城中公告,半个月后进行考核,有四个七品医官八个八品医士的职位虚位以待。
  一时整个北疆的大夫都躁动起来了,无不摩拳擦掌为了半个月后的考核准备。


第104章 周随叛燕
  盛夏的苍霞平原,烈日当空,烧灼着大地。
  给阳关跟禾仓县之间有一条泾渭分明的界限,栅栏隔开的界内是一望无际的良田,界外是杂草丛生的荒野。
  齐云军骑兵不时在此跑马,有时排演阵型演练对冲,有时闲庭信步巡视边界。
  给阳关里的一举一动都躲不过齐云军的监视。
  “启禀将军!北军叛燕!一万燕军入了给阳关!”
  彼时刘湛正在和宋凤林巡视位于卢丰县海口的马场。
  卢丰县入海口乃一大片肥美的水草地,刘湛设立马场在此培育优良的战马。
  “该来的还是来了。”刘湛冷笑,一点也不意外。
  宋凤林眉心紧蹙。“燕军入了给阳关,从此三关落在燕国手中,互为助益,对我们更加不利。”
  风吹低了半人高的牧草发出梭梭的声响。
  刘湛背负着手,目光放空。“自然不能让燕贼形成防线,给阳关这块骨头再硬,我们也得啃下。”
  给阳关不好打,城墙高耸,守城的辎重齐全,五万的北军加一万的燕军若是死守,齐云军十二万人指不定都不够填。
  但是刘湛别无选择,如果他不趁燕军刚入城还没与北军完全融合时出手,待燕军完全收伏给阳关再来出手,胜算更渺茫。
  给阳关要怎么打还须周密的计策,正面硬碰硬是下下之策。
  当天两人返回晋阳城紧急召集众将议事。
  将军府的议事堂里,四周的烛光把一室照得亮堂堂,议事堂正中放着苍霞平原的沙盘,大家正围绕着沙盘推演对策。
  “必须要先消耗给阳关里的战力再攻城,若是直接攻城,光是爬那城墙就能耗死我们一半的人。”曹壮神情极其严峻。
  在场半数以上的人都在给阳关驻守过,对给阳关的地形烂熟于心,自然十分清楚想要爬城墙得多难,跟地狱里走一遭并无不同。
  “还有那城门用铁水浇死也是坚固无比,哪怕用我们最强的力士去撞门,没两天一夜根本撞不开。”韦成贵守过城门因此十分清楚。
  想想看当年大楚用了二十万条命夺给阳关,之后燕军来打了两次都没能拿下给阳关,北疆雄关可不是说说而已。
  “自然不能正面强攻。”刘湛两手撑
o
地址发布邮箱:[email protected]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!
【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】
【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】
【一路陪伴…感谢有你】